1.9元 0基礎學公基 | 2021事業單位E類聯考考情手冊
一、注射液的配伍禁忌及其影響因素
注射劑作為一種常見的藥物劑型,在臨床上常使用多種注射劑聯合配伍使用(尤其是輸液劑),此時我們既要保證藥物的有效性,又要嚴防藥物間發生配伍禁忌而誘發用藥危險。
表-1 注射劑的配伍和配伍禁忌
血液 | 甘露醇 | 靜脈注射用脂肪乳劑 |
與含藥物的注射液混合后可能引起溶血、血細胞凝集等現象。另因血液不透明發生渾濁和沉淀時不易觀察。 | 20%的甘露醇注射液為過飽和溶液,若加入某些藥物如氯化鉀、氯化鈉等溶液,會引起甘露醇結晶析出。 | 慎重加入其他藥物配伍,避免引起粒子的粒徑增大或破乳。 |
表-2 注射劑配伍變化的主要原因及實例
原因 | 實例 |
溶劑組成改變 | 地西泮注射液(非水溶劑的制劑)+5%葡萄糖或0.9%氯化鈉/0.167moL/L乳酸鈉注射液,析出沉淀 |
pH值的改變 | 新生霉素+5%葡萄糖,諾氟沙星+氨芐西林,析出沉淀; 磺胺嘧啶鈉/谷氨酸鈉(鉀)/氨茶堿等堿性藥物+腎上腺素,變色 |
緩沖容量 | 5%硫噴妥鈉+含乳酸鹽的葡萄糖注射液,析出沉淀 |
離子作用 | 乳酸根+氨芐西林/青霉素G,加速后者水解速度 |
直接反應 | 四環素+金屬離子,生成螯合物 |
鹽析作用 | 兩性霉素B(膠體)+大量的電解質溶液,膠體凝聚產生沉淀 |
配合量 | 200mg/L重酒石酸間羥胺+300mg/L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,出現沉淀 |
混合順序 | 氨茶堿與煙酸 |
反應時間 | 磺胺嘧啶鈉+葡萄糖,在2H左右發生沉淀 |
O2、CO2的影響 | 苯妥英鈉、硫噴妥鈉注射劑因吸收二氧化碳導致pH值下降,析出沉淀 |
光敏感性 | 兩性霉素B、磺胺嘧啶鈉、維生素B2、四環素、雌性激素等,對光敏感藥物應避光淀 |
成分的純度 |
影響注射劑配伍變化的因素多而雜,我們不僅要考慮藥物本身的理化性質,同時也要考慮注射劑中所加入的附加劑,如抗氧劑、緩沖劑、助溶劑等,因為附加劑間或附加劑與藥物間往往也容易發生不好的配伍變化。為了促進臨床合理用藥,我們應當注意謹慎用藥(一般不首選注射劑)、辯證用藥、藥前試敏、審慎配伍、注意劑量、注意療程、規范操作等。
二、注射劑的嚴重不良用藥事件
1.頭孢曲松鈉的不合理使用
典型病例:患者,男,45歲,因扁桃體發炎入院檢查,醫生給予頭孢曲松鈉3g、利巴韋林600mg加入5%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混合靜脈滴注,約10min后患者出現嘔吐伴呼吸困難。立即停止靜脈滴注,給予肌注愛茂爾1支、地塞米松5mg、撲爾敏10mg;颊甙Y狀逐漸消失。
分析:(1)頭孢曲松鈉藥品說明書中明確提示,由于可能會產生藥物間的不相容性,不能將本品與其他藥物混合使用,需聯合用藥時應分開使用;
(2)國家中心病例報告數據庫顯示,嚴重病例中存在頭孢曲松鈉與其他藥品混合靜脈使用的問題;其中與以頭孢曲松鈉與地塞米松混合靜脈使用占大多數,其次是與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物和(或)中藥注射劑混合靜脈使用。少數病例一次混合使用藥品多達4種。
【考題分析】
鹽酸哌替啶注射液與異戊巴比妥鈉注射液混合后產生沉淀的原因是()
A.水解
B.pH值的變化
C.還原
D.氧化
E.聚合
【答案】B。解析:本題考查藥物的配伍變化。鹽酸哌替啶注射液顯酸性,異戊巴比妥鈉注射液顯堿性,兩者混合后pH值發生了變化。
更多內容關注2021醫療招聘藥學考試資料庫!
醫療衛生招聘快捷導航
熱門招聘信息
中公醫療衛生:yixue99
隨時了解衛生系統考試動態
各省QQ群
加入QQ群
中公衛生人才培訓網
關注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