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9元 0基礎學公基 | 2021事業單位E類聯考考情手冊
在中醫事業單位考試中,中醫診斷學第一章緒論,考查較少,重點考查部分為中醫診斷學的發展簡史、診斷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原理。但這一章節內容多,知識點繁雜,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掌握和記憶,中公衛生人才網對中醫診斷學第一章緒論中醫診斷學的發展簡史?嫉闹R點做了如下梳理。
一、“最早類”
①《陰陽脈死候》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診斷專書;
②西晉王叔和所著的《脈經》。該書集漢以前脈學之大成,分述三部九候、寸口、二十四脈等脈法,成為脈理與脈法系統化、規范化的基礎,為我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。
③隋代巢元方等編撰的《諸病源候論》,是我國第一部論述病源與病候診斷的專著。
④宋元間敖繼翁所著《金鏡錄》,論傷寒舌診,以舌驗證,分12圖,為我國現存的第一部舌診專著。
⑤劉昉著《幼幼新書》,以圖文并用的形式記載了小兒指紋診法,是現存最早的小兒指紋診法文獻。
記憶方法:“最早類”中,《脈經》、《諸病源候論》、《幼幼新書》比較好記憶,不做過多贅述!蛾庩柮}死候》和《五十二病方》出土于馬王堆漢墓,《五十二病方》的意義為最早記載方劑的著作,《陰陽脈死侯》為最早診斷專書;《金鏡錄》,想象人的舌頭可以反映內臟病變,就像照鏡子一樣,所以《金鏡錄》記憶它是第一部舌診專著。
二、特殊意義類
①《難經》將望、聞、問、切四診視為神圣工巧的技能,并特別重視脈診,提出診脈“獨取寸口”的診脈法,大大簡化了診脈的程序,對后世有很大的影響。
②西漢名醫淳于意(倉公)創立“診籍”,記錄患者的姓名、居址、病狀及方藥等內容,作為診療的原始資料。
③《傷寒雜病論》將理、法、方、藥有機結合,用以闡釋病、脈、證、治,以六經為綱辨傷寒,以臟腑為綱辨雜病,建立了辨證論治的體系,作者張仲景被公認為辨證論治的創始人。
④南宋施發的《察病指南》是診法的專著,重點闡述脈診,并繪脈圖33種,以圖來示意脈象。
⑤危亦林的《世醫得效方》,論述了危重疾病的“十怪脈”。
⑥明代吳又可的《溫疫論》提出的“戾氣”致病的病因說,對溫病學說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。
⑦李時珍所撰《瀕湖脈學》,取諸家脈學之精華,詳述27種脈。
三、溫病四大家
醫家 | 著作 | 學術成就 |
葉天士 | 《溫熱論》 | 創立了衛氣營血辨證,闡明望舌、驗齒、辨斑疹與白㾦在溫病診斷中的意義 |
吳鞠通 | 《溫病條辨》 | 創立了三焦辨證 |
薛生白 | 《濕熱條辨》 | 對濕熱病的病因病機、發病特點、傳變規律等進行論述,充實了溫病診察的內容 |
王孟英 | 《溫熱經緯》 | 記載了豐富的溫熱類疾病的診療經驗,完善了溫病學的理論體系 |
更多內容關注2021醫療招聘中醫學考試資料庫!
醫療衛生招聘快捷導航
熱門招聘信息
中公醫療衛生:yixue99
隨時了解衛生系統考試動態
各省QQ群
加入QQ群
中公衛生人才培訓網
關注微博